六、古代历史的展开

 六、古代历史的展开 

  《系辞传》有一段谈到伏羲氏制作八卦,其中描述了古代历史的展开过程。这是我们学习《易经》的一大收获,因为除了由此得悉古代世界的演进状况,也可以顿悟卦象之原始的理解方式。 

  那么,这一段资料是怎么说的?伏羲氏是如何着手这个大工程的?《系辞传》说:“古代伏羲氏统治天下时,抬头就观看天体的现象,低头就考察大地的规则,检视鸟兽的花纹与地理的特性。就近取材于自己的经验,并且往远处取材于外物,然后着手制作八卦,用以会通神明的功能,比拟万物的实况。” 

  用符号来代表外物,然后借由符号的组合来比拟万物的变化。近代德国哲学家卡西尔(E.Cassirer)说:“人是使用符号的动物。”《系辞传》接着说:“他编草为绳并且制成罗网,用来打猎捕鱼,这大概是取象于离卦。” 

  离卦()的“离”字有“罗网”之象,由此产生具体的效用。但是,离卦原是指“火”,它列为伏羲应用的第一卦,也可以指“火是文明的创始力量”。没有火,人类难以在洪荒世界存在。希腊神话也有普罗米修斯盗火给人的故事,大概基于同样的考虑。 

  1.卦象的用意 

  《易经•系辞传》是一篇独立的论述,畅谈有关《易经》的各种观念。譬如,古代圣人为什么要设计这一套符号系统,其用意何在?我直接以白话来叙述其中道理。 

  圣人设计卦的图案,观察卦象又附上了解说,用以彰显吉祥与凶祸,借由刚爻与柔爻互相推移而展现变化。因此,吉祥与凶祸,是描写丧失与获得的现象;懊恼与困难,是描写烦恼与松懈的现象;各种变化,是描写推进与消退的现象;刚爻与柔爻,是描写白昼与黑夜的现象。六爻的活动,代表了天、地、人三层次的运行规则。 

  由此可知,《易经》一卦六爻是为了描述“变化”。变化若与人的愿望配合来看,就有吉凶与悔吝的结果。由于变化一直在进行之中,所以人除了仔细观察各种细节之外,还须培养德行,亦即体认“天道无吉凶”。天道是指六十四卦所构成的万物万象的整体,我们不可能只取某些好的部分而排斥另外那些坏的部分。 

  事实上,好或坏常常系于主观的认知与意愿。只要节制欲望,任何一卦都有可取的部分。我们常说的“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”,“止谤莫如自修”等,都是类似的教训。只有在修德方面,可以说“求人不如求己”。 

  2.古代历史的第一步 

  《系辞传》在介绍了伏羲氏之后,接着谈了一段古代历史。原文说:“伏羲氏死后,神农氏兴起。他砍削木头制成犁,揉弯木条制成犁柄,取得耕地锄草的便利,再用来教导天下百姓,这大概取象于益卦。” 

  神农氏代表古代的农业社会阶段,他为了农耕的需要,所参考的是益卦()。理由是:“本卦下震上巽,巽为木,震为足,中间有互艮与互坤,艮为手,坤为地。合之则为手持木器,脚入地而行动,为耕田之象。”这句解说使用了多重象征,值得仔细玩味。 

  接着,原文说:“每天正午开设市集,招来天下的民众,聚集天下的货物,大家相互交换然后散去,让人人都得到所需之物,这大概是取象于噬嗑卦。”“噬嗑”一词有“市合”之意,有如市集交易而货畅其流,各得所需而合其心意。由卦象看,噬嗑卦():“下震上离,离为日,为龟,震为行。中间有互艮与互坎,艮为手,坎为平(水)。合之则为在太阳下,行人以手易物,公平交易。龟在古代为值钱的货物。” 

  走到这一步,社会大致稳定,可以逐渐开启文明了。原来这一切都是受了《易经》的启发,真是令人惊讶。 

  3.古代历史的展开 

  《系辞传》在伏羲氏与神农氏之后,接着谈到黄帝与尧、舜。加起来五位圣人,为了建国安邦,一共参考了十三个卦。前面提及离卦与益卦,接着上场的才是乾坤二卦。 

  原文说:“神农氏死后,黄帝、尧、舜相继兴起,会通各种变化,使百姓不会倦怠,以神奇能力化解困难,使百姓适宜生存。《易经》的法则是:穷困就会变化,变化就会通达,通达就会持久。因此,获得上天的助佑,吉祥而无所不利。黄帝、尧、舜让衣裳下垂而天下得到治理,这大概是取象于乾卦与坤卦。” 

  只要把握“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”的原理,自然无往不利。乾卦()象征“衣”,坤卦()象征“裳”,古人服饰为“上衣下裳”,表示上下定位,各得其所,形成“垂衣裳而天下治”的景观,亦即无为而治。并且,乾为天,坤为地,只要天地定位,则万物自化,永保和谐安宁。 

  不过,人类世界的开展,却不会如此单纯。圣人除了具备超凡的智慧与能力之外,还需要卓越的德行,并且必须教导百姓在人生的各种问题上,明白正确的道理,追求真正的幸福。 

  (一)社会生活的便利 

  《系辞传》在乾坤二卦之后,继续描述古代社会如何借由卦象来制作生活必需品与制定行为规范。 

  原文说:“挖凿树干做成船,砍削木头做成桨,船与桨的便利,可以助人渡过横阻的河流,去到远方造福天下的人,这大概是取象于涣卦。”涣卦()是木在水上,中间互震,震为行,有行船之象。 

  其次“驯服牛,乘着马,可以拉着重物去到远方”,造福天下的人。这大概是取象于随卦,随卦()下震上兑,由行动而喜悦,都是为了造福天下人。 

  然后,“重重门户加上打更巡夜,用心防备凶暴的来者,这大概是取象于豫卦。”豫卦()下坤上震,坤为关起门来,震为出声示警。 

  接者,“截断木头做成杵,挖掘平地做成臼,杵与臼的便利,让所有的百姓得到帮助,这大概是取象于小过卦。”小过卦()下艮上震,下止而上动,为舂米之象。 

  最后,“揉弯树枝做成弓,削尖树枝做成箭,弓与箭的便利,用以威震天下,这大概是取象于睽卦。”睽卦()下兑上离,水火背道而驰,需要威镇之。这一切都是为了长治久安。圣人用心良苦可见一斑。 

  (二)社会规范的形成 

  《系辞传》最后谈到文化礼俗方面的建设。原文说:“上古时代,人们住在洞穴与野外,后代的圣人改变为建造宫室,上有栋梁下有屋宇,用来防御风雨,这大概是取象于大壮卦。”大壮卦()下乾上震,乾为人,震在东方属木,象征人有遮风避雨的屋子。 

  接着,“古代埋葬死人,用许多层柴草把人裹起来,埋在荒野中,不堆成坟墓,也不设立标志,服丧也没有固定的期限。后代的圣人改变为用棺椁殓葬,这大概是取象于大过卦。”大过卦()下巽上兑,巽在下为木,兑在上为反巽,为反盖之木,中间互乾为人,有如人在上下二木之间,为棺椁之象。 

  最后,“上古时代,用结绳记事的方法来治理,后代的圣人改变为使用文字记事,官员得以治理,百姓得以监察,这大概是取象于夬卦。”夬卦()下乾上兑,乾为金,兑为言,合之则为把言语刻在金属上,形成书写的文字,有文字才有法律,也才能记载历史。 

  以上各文所述的十三卦,是《系辞传》介绍古代圣人的非凡成就时所参考的。这一切都是为了人民的福祉。《易经》在中国古代的重要价值实在是不可取代的
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